我在家鄉(xiāng)的抗日救亡活動
發(fā)布時間:2015-6-13 15:18 | 發(fā)布者:陽山網(wǎng) | 查看: 1472| 評論: 0 |原作者: 熊燎 |來自: 《黎寨風云》
(一)家鄉(xiāng)抗日烽火的燃起 我的故鄉(xiāng)——陽山,地處粵北山區(qū),向古以來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信息閉塞。家鄉(xiāng)勞苦大眾長期受官榨匪掠,富豪抽剝。尤其是軍閥混戰(zhàn)時期,什么“粵軍”、“桂軍”,什么“湘軍”、“滇軍”,在這貧瘠的土地上穿梭來往,反復踐踏,爾爭我奪。弄得家鄉(xiāng)面目瘡痍,百姓窮愁聊倒。我從孩童時代起,就飽嘗了國民黨的苛政為虐,戰(zhàn)火熏煙。那時,日躲兵災(zāi),夜逃匪禍,被折騰得人心惶恐,雞犬不寧?嚯y深重的家鄉(xiāng),出路將何往?雖然那時也有官逼民反的,我曾目睹過黎埠趁圩群眾因不堪強征暴斂而聚嘯痛打國民黨縣警隊的,但只是圖了一時的痛快,卻免不了百日之憂;也有一些抱愿救國拯民的熱血青年,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告老別妻,讀書異地,留學省垣,一心尋求救國真理,但到頭來,他們也為反動派所不容,慘遭殺害。社會黑暗,勢利當先,人民長期陷于彷徨、焦慮之中,在痛苦地呻吟掙扎。 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全國各地紛紛開展了抗日救亡運動。是年冬,在全國抗日救亡浪潮的推動下,在連縣求學的進步青年梁天培、文偉興、張華甫(張樺)、張國鈞、劉卓民、劉卓文、張繼棠和我等十多人,組織了抗日宣傳隊,回到陽山黎埠,運用各種宣傳形式廣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從此,燃起了抗日烽火。 (二)陽山縣“青抗會”的成立 1938年7—8月,日寇大舉南侵,廣東形勢緊迫,連陽一帶成了廣東抗日的后方。為了動員后方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支援前線,中共廣東省委把剛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yè)回來的陳楓同志(陽山縣小江人)派回陽山開展黨的工作。 陳楓回陽山后,利用國共合作、抗日合法的有利條件,吸收了進步青年李廣仁、毛鴻籌、梁天培等,于九月在縣城公開宣布成立“陽山縣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青抗會”),會址設(shè)在當時銀行二層小洋房。從此,家鄉(xiāng)人民有了中流砥柱,在黨的領(lǐng)導下,陽山抗日救亡的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之勢。 (三)參加流動宜傳隊 “青抗會”成立后,陳楓向國民黨省政府陳詞說理,要來大洋一千元作為“青抗會”的活動經(jīng)費,陽山縣政府也不得不表面支持。趁此機會,“青抗會”不斷發(fā)展會員,至當年冬,人數(shù)增加到四、五十人,并組織起流動宣傳隊。宣傳隊先在縣城,然后分別到青蓮、黎埠、小江、黃坌、嶺背等圩鎮(zhèn)大張旗鼓宣傳抗日,發(fā)動群眾保家衛(wèi)國。宣傳形式多以演說、演戲、歌詠、出墻報、繪壁畫、寫標語等,內(nèi)容是向群眾宣傳抗日道理,傾訴當亡國奴的痛苦,揭露漢奸賣國賊的罪行,動員群眾募捐支援前線,慰問從抗日前線回來的傷病員。宣傳隊每到一地,深受群眾歡迎。記得有一次,我跟隨陳楓帶領(lǐng)的宣傳隊到黎埠開展宣傳,演出揭露漢奸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那天正是圩日,群眾云集,看戲者甚多,把戲棚圍得水泄不通,當劇情進入高潮,激起觀眾對漢奸憤恨之際,一位佯裝“漢奸”的我宣傳隊員,斜戴氈帽,扮成賣薄荷糖的小販,“故意”搗亂演出,由于當時觀眾們不知真情,看見漢奸搗亂,滿腔怒火,“抓漢奸”的吆喝聲、憤罵聲驟起,個個磨拳擦掌把“漢奸”抓了起來。后經(jīng)說明解釋,觀眾才知道是誤會,原來這“漢奸”是我宣傳隊為測試民意,檢驗宣傳效果而裝扮的。可見,這幕話劇演出成功,宣傳效果頗好,激發(fā)了群眾的愛國熱情。 (四)在縣城集訓 1939年2、3月間,上級從外地派共產(chǎn)黨員吳震乾、劉俊、黃奔、梁桃生到陽山來加強黨組織工作,成立了中共陽山縣支部委員會,由陳楓擔任支部書記。經(jīng)過鍛煉和考驗,本地一批進步青年也逐漸成長,先后有李廣仁、梁天培、毛鴻籌、馬林、伍平、鄭章漢、李松年、溫則剛和我等十多人被吸收參加了黨組織。 為了進一步提高“青抗會”會員的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以便在全縣范圍內(nèi)開展更大規(guī)模的抗日宣傳運動,黨支部把原來的流動宣傳隊集中起來,在縣城開展整訓,并組成動員工作隊,然后派到各區(qū)鄉(xiāng)去發(fā)動群眾,成立“青抗分會”,擴大組織,深入開展工作。 縣城集訓,主要是通過總結(jié)前段工作經(jīng)驗、學習革命理論、討論工作方法的形式來進行。集訓期間,我們閱讀了毛主席的《論持久戰(zhàn)》等革命著作,閱讀了進步書籍《八月的鄉(xiāng)村》等,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大刀進行曲》、《在太行山上》、《游擊隊之歌》、《義勇軍進行曲》、《延安頌》等,還抽出時間,白天上街頭演講、繪畫、演劇,夜晚下去組織居民辦夜學學文化,向他們灌輸革命道理。我在“青抗會”是搞文藝宣傳的,常常上街頭寫標語、畫畫,由于經(jīng)費缺乏,我們以芒桿、破布代筆,用石灰、鍋底黑作墨作顏料,用漫畫來揭露日寇、漢奸的罪行,畫得維妙維肖,效果頗好。 “青抗會”在向群眾宣傳抗日道理的同時,還組織帶領(lǐng)群眾同國民黨頑固派開展斗爭。1939年4月、5月間,國民黨陽山縣黨部書記范少楷貪污了“青抗會”籌捐來的款項,“青抗會”便發(fā)動學生和群眾包圍了他的住宅,進行抗議示威,要他公布賬目,這個國民黨縣黨部書記的貪污行為被揭露后,不久就垮臺了。 (五)活動在四區(qū) 縣城集訓一結(jié)束,“青抗會”便組成了動員工作隊,分派到小江、黎埠、七拱、黃坌、青蓮五個地區(qū)去組織成立“青抗分會”,每個隊都派有共產(chǎn)黨員負責,陳楓同志在縣城掌握全面。我被派往四區(qū)(黎埠、寨崗、大崀),這個工作隊由黨員吳震乾同志負責,隊長是文偉興。工作隊到達黎埠后,各階層的群眾都歡迎支持我們,連商會的會址也騰出來安排給我們作隊部辦公用地。安頓好后,我們就以黎埠圩為中心,立即開展活動,辦法還是跟在縣城原來的做法差不多,白天上街演講、演劇、刷標語、辦墻報,晚上組織居民辦夜校學文化,宣傳革命道理,參加夜校的青年男女計有四、五十人。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工作隊又分頭深入鄉(xiāng)村去,我去扶村,落腳點是那些鄉(xiāng)村私塾學校,教學生唱歌,到農(nóng)民家庭或到田頭去訪問群眾,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有時晚上連腳未洗,飯未吃,就趕去夜校上課。通過宣傳發(fā)動,使抗日救亡工作在群眾中扎下了根。后來,吳震乾同志又派我單獨去大崀工作了一段時間,那時自己年輕無經(jīng)驗,大崀又沒有親朋知己、工作隊集體又沒有經(jīng)費,我只得靠家庭支持,自己掏錢。到大崀后,住在一間小伙店,結(jié)識了當?shù)匾恍┬W教師,克服了很多困難,慢慢打開了局面,還發(fā)動了一些教師填表參加了“青抗會”。 (六)在青蓮隱蔽 1939年秋,形勢起了變化,國民黨反.共,陽山縣黨部命令“青抗會”停止活動,解散組織,經(jīng)費也斷絕了,“青抗會”被迫采取隱蔽形式進行活動。我離汗陽山到了連縣后,見到了陳楓,他根據(jù)當時的政治狀況,指示我重返陽山工作,并介紹我到青蓮小學教書,以此公開職業(yè)來掩護,組織上歸在小江工作的吳震乾、梁天培同志領(lǐng)導。 青蓮是陽山較大的商埠,水路交通要塞,過往行人甚多,良莠混雜,這里有國民黨駐軍的一個團部,有后方醫(yī)院,有國民黨稽查緝私處,環(huán)境非常復雜。有利的是,前段“青抗會”在青蓮的活動很有影響,群眾抗日情緒高漲。我到青蓮教書后,首先努力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團結(jié)師生,逐漸取得校長陳慶畔的信任。陳校長不但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而且有一股抗日熱情,我取得他的信任后,經(jīng)常隨他去拜訪頭面人物和商業(yè)界人士,做了一些統(tǒng)戰(zhàn)工作,才慢慢站穩(wěn)了腳跟。 過了一段時間,在校長的支持下,學校組織了以校長為首的教師抗日宣傳隊,接著又組織成立以高年級學生為主體的“晨呼隊”。隊員們堅持每天晨曦出操跑步,唱抗日歌曲,呼抗日口號,以喚醒民眾。后來又組建了“抗日少年先鋒隊”。1939年冬至1940年上半年,“抗日少年先鋒隊”在校長陳慶畔的帶領(lǐng)下,先后分別到縣城、嶺背、小江、黎埠、寨崗、七拱、太平、杜步、水口等地區(qū)開展抗日宣傳,師生們下鄉(xiāng)宣傳是自帶伙食和鋪蓋的,可見熱情之高。宣傳內(nèi)容是自編自演的,以《流亡三部曲》為主題,訴說流亡的苦難生活,雖然技藝不算高,但演得逼真動人,使觀眾如臨其境,劇情催人淚下,能引起觀眾共鳴,激發(fā)觀眾的抗日熱情。 1940年8月,國民黨反.共更加猖狂,形勢惡化,許多黨員都已陸續(xù)離開陽山,根據(jù)黨組織的指示和安排,我與梁天培同志一起到了連縣東陂欽卅師范搞學運工作。至此,我在家鄉(xiāng)兩年的抗日救亡工作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