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姓氏源流(二)
發(fā)布時(shí)間:2015-4-9 14:04 | 發(fā)布者:陽山網(wǎng) | 查看: 23647| 評論: 0 |原作者: 唐瑾 |來自: 陽山網(wǎng)
上月,小編為大家奉上了陽山姓氏源流(一),各網(wǎng)友反應(yīng)熱烈,紛紛表示為什么沒有自己的姓氏。 各位看官莫急,上月的的只是第一輯,現(xiàn)在小編趕緊為大家熱辣奉上第二輯…… 張氏(清河堂、百忍堂)堂聯(lián):①清河世澤 唐相家聲②堂開百忍 鑒著千秋③兩銘世德 百忍家聲 帝子青陽之后揮為弓正,因命為氏。一世祖良公,居開封陳留縣。三世祖典公遷清河太守,遂居清河。十二世祖孟成公,遷順天府范陽縣。十五世祖韙公,南遷寓居江左, 二十五世祖君政公居廣東省始興,官于曲江,其孫九齡,為唐玄宗相。張氏望出清河(今 河北省清河縣),故以清河為堂名。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張文亮由乳源縣遷陽山秤架。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張榮球由長寧縣白沙遷陽山新圩。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張騰芳由始興縣遷陽山鳳埠保平。清嘉慶三年(1798),張志紹由翁源縣遷陽山杜步會(huì)眾崗,張汝清由梅縣遷陽山杜步湟川。清道光十年(1830),張庭秀由惠州遷陽山鳳埠鳳山。清同治十一年(1872),張德 勝由始興縣遷陽山黎埠塘樓。 張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以杜步、新圩、黎埠、陽城鎮(zhèn)居多。全縣張氏人口1.12萬人,占全縣總?cè)丝诘?.32%。 朱氏(沛國堂)堂聯(lián):①云臺(tái)著績 秘閣流徽②鵝湖世德 鹿洞家聲③考亭世德 徽國家聲④紫陽門第 沛國家聲 周武王把顓頊帝后代陸終的第五子安封于邾(今山東鄒縣),其后裔遂以“朱”為氏。明中葉,朱氏由興寧縣遷陽山鳳埠木山。清道光十六年(1836),朱三由英德縣遷黎埠營墩。 朱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黎埠、白蓮、七拱等地。全縣朱氏人口 3060人,占總?cè)丝?.63%。 胡氏(安定堂)堂聯(lián):①蘇湖世德 安定家聲②虞賓衍派 溈訥流源 胡氏出自歸姓。胡,周代侯國(今安徽阜陽),胡國國君的后代,以“胡”為氏。又:舜的后代有胡公滿者,周時(shí)封于陳(今河南淮陽)。胡公滿后裔有以“胡”為氏。 明中葉,胡承飛由湖南遷陽山水口湟池,已傳23世。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胡月池由珠璣巷遷陽山杜步旱坑。清乾隆年間,胡立煌由新豐縣遷陽山新圩龍脊。 胡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水口、新圩、七拱、青蓮、杜步等地。全縣胡氏人口6304人,占總?cè)丝?.31%。 吳氏(延陵堂、玉德堂)堂聯(lián):延陵世德 渤海名裔 吳氏***。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封吳,其后代以“吳”為氏。吳王壽夢的四兒子季扎,封于延陵(今江蘇丹陽南),子孫繁衍,因稱“延陵堂”。 清嘉慶十六年(1811),吳元福由興寧縣雙下遷陽山鳳埠保平。 吳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黎埠、江英、七拱、陽城等地。全縣吳氏人口4301人,占總?cè)丝?.89%。 黎氏(京兆堂)堂聯(lián):蓉城世 德京兆家聲 《姓纂》:“黎侯,殷周時(shí)國,周初為西伯所平,后武王封帝堯之后于此,因氏。”唐德 宗時(shí),傳至黎干,官京兆郡,繁衍成望族。 明末,黎南陽由英德縣大塘基遷陽山黃坌,已傳19世;黎文賢由英德縣明逕遷陽山 水口;另有一支從南京珠璣巷遷懷集,再遷太平三和白竹山。清乾隆年間黎姓由英德縣白灣遷陽山杜步。 黎氏裔孫衍居于青蓮、杜步、太平、黎埠、水口、陽城鎮(zhèn)等地。全縣黎氏人口8055 人,占總?cè)丝诘?.67%。 楊氏(弘農(nóng)堂)堂聯(lián):①家傳清白 世濟(jì)經(jīng)綸②四知世德 三相家聲 楊氏***。周宣王的兒子尚父封于楊(今湖北、襄陽一帶),號楊侯,其后代以“楊”為氏;周成王的弟弟唐叔的后裔封于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其后代以“楊”為 氏。 明洪武十四年(1381),楊文德從四會(huì)縣到陽山平蠻匪,立籍于通儒鄉(xiāng)(今七拱)白花(今屬太平鎮(zhèn)),有七子,長子旻獲居四會(huì),二子旻富居清遠(yuǎn)城,三子敬府居陽山水口,四子陞府由白花誦遷沙陂潭洞水,五子旻弟失傳,六子志順居七拱佳禮,七子道金遷英德西牛坭陂。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楊貴聯(lián)由惠州遷陽山鳳埠大塘;十七年(1794),楊秀聯(lián)由梅縣斜坑遷陽山鳳埠保平。清道光五年(1825),楊四公由廣寧遷陽山 鳳埠鳳山;道光十五年(1835),楊章保由梅縣遷鳳山;道光十九年(1839),楊城基由四川遷鳳山。 楊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黎埠、鳳埠、七拱、太平、縣城等地,全縣楊氏人口7764人, 占總?cè)丝?.61%。 梁氏(安定堂、樹德堂)堂聯(lián):①東平世澤 安定家聲②夏陽衍近 安定流徽 周宣王時(shí)秦仲,征西有功,其少子封于梁,后裔以“梁”為姓。 明萬歷年間,梁旺由英德縣黃花遷陽山小江下坪,后分居高峰水尾。清初(1671),梁文標(biāo)由大埔縣遷陽山高峰山口。清乾隆年間,梁仕廣由英德縣明逕遷陽山東山。清嘉慶年間,梁達(dá)龍由英德九龍黑巖遷陽山水口,梁文德兄弟由南海鹽步遷陽山水口,梁臺(tái)華由南海坎下遷陽山楊梅理洞。 梁姓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各鄉(xiāng)鎮(zhèn),以小江、江英、青蓮、石螺、七拱、太平、高峰、水口、白蓮、陽城鎮(zhèn)居多。全縣梁氏人口2.83萬人,占總?cè)丝诘?.86%。 葉氏(南陽堂)堂聯(lián):①南陽世澤 東粵家聲②鄉(xiāng)賢世德 刺史家聲 葉氏起源于春秋時(shí)期,楚國大夫沈諸梁,封地在葉(今河南省葉縣南),稱葉公。其子孫以“葉”作為姓氏。 明洪武三年(1370),葉元青由福建珠磯巷帶領(lǐng)10旗10姓來陽山征瑤,后“化兵為農(nóng)”,定居新圩三所。清嘉慶九年(1804),葉文遠(yuǎn)由新豐縣高田排移居陽山黎埠白虎圩,次年于蓮塘謗造屋定居。 葉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青蓮、黎埠、太平、新圩、陽城等地。全縣葉姓人口5874人,占總?cè)丝?.22%。 馬氏(扶風(fēng)堂)堂聯(lián):伏波世德 絳帳家聲 戰(zhàn)國時(shí),趙王子趙奢,因功受封馬服(今河北邯鄣西北)君,子孫以“馬”為氏。東漢馬援、馬融顯于朝,世居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遂以“扶風(fēng)”為堂號。 清嘉慶年間,馬孟遠(yuǎn)由連縣遷陽山大崀四眾,已傳8世;馬世權(quán)由梅縣遷新圩龍脊,已傳7世。 馬氏裔孫衍居縣內(nèi)大崀、黎埠、青蓮、新圩等地。全縣馬氏人口3098人,占總?cè)丝?.64%。 錢氏(彭城堂)堂聯(lián):十才名門 節(jié)度家聲 相傳黃帝后裔顓頊帝的曾孫陸終生彭祖,堯封彭祖于彭城,為大彭氏國。彭祖的后裔孫孚,為周代錢府上士(掌錢財(cái)官吏),子孫以“錢”為氏。 清中葉,錢汝釗由三水縣遷陽山水口魚水,已傳9世。 錢姓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嶺背、黃坌、水口、太平等地。全縣錢姓人口4427人,占總?cè)丝?.9%。 林氏(西河堂、濟(jì)南堂)堂聯(lián):①九龍世第 十德家聲②九龍世德 雙桂家聲 出自黃帝之后。商紂王叔比干因進(jìn)諫遇害,其妻有孕在身,逃至長林,生男孩堅(jiān)。周武王封堅(jiān)為大夫,賜姓林氏,食采博陵。 明代,林五由乳源石角塘遷陽山黃坌長控。清道光年間,林崇炳由惠州三多竹遷鳳埠界灘,已傳9世。清代,林普明由福建遷黃坌雷村。 林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青蓮、黎埠、太平、黃堂等地。全縣林氏人口4199人,占總?cè)丝?.87%。 周氏(汝南堂)堂聯(lián):①岐陽啟姓 濂水分源②濂溪世德 細(xì)柳家聲 周氏***。古公亶父遷周(今陜西歧山)建立周國。周武王建立周朝。秦滅周后,周王族以“周”為氏。又周平王的少子名烈,封于汝南(今河南),當(dāng)?shù)厝朔Q為周家,遂以“周”為氏。 周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江英、青蓮、陽城鎮(zhèn)等地。全縣周氏人口7684人,占總?cè)丝?.59%。 羅氏(豫章堂)堂聯(lián):①文武世第 榜首家聲②循州世德 理學(xué)家聲 羅氏出自熊姓。顓頊的后代封于羅(今湖北宜城西),其后裔以“羅”為氏。又:唐代,西突厥首領(lǐng)(可汗)斛瑟羅進(jìn)入中國,改用“羅”為氏。 明代,羅年一由南雄珠璣巷遷入陽山黃坌坤江,已傳20世。清初,羅姓由新豐縣遷 陽山新圩桂花。清嘉慶十年(1805),羅達(dá)先由梅縣遷陽山鳳埠鳳山。道光十二年 (1832),羅天喜、穎玉、瑞玉由梅縣遷鳳埠保平。 羅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新圩、黎埠、黃坌、陽城等地。全縣羅氏人口5081人,占總?cè)丝?.05% 。 鄒氏(范陽堂)堂聯(lián):①桂陵政績 宋相家聲②惠龍?jiān)戳鬟h(yuǎn) 連陽世澤長 鄒氏出自子姓。春秋時(shí),宋緡王的后代正孝父被封于鄒邑(今山東鄒縣),其后代以 邑名“鄒”為氏。 陽山鄒氏,多從龍川縣遷來,也有從乳源、琶江(今佛岡)、英德移來。龍川縣孟敬 (又名義)公傳生子文興、文富、文貴、文華、文質(zhì)、文彬、文彩、文顯、文達(dá)、文所。其中文興、文富、文質(zhì)、文彬、文彩、文所的后裔于清朝遷居陽山。文興裔居七拱、陽城,文富裔居鳳埠,文質(zhì)裔居七拱、太平、石螺,文彩裔居黎埠、鳳埠、七拱、太平,文 所裔居小江、秤架、黃坌。至今約衍至10代,全縣鄒氏人口5568人,占總?cè)丝?.15%。 毛氏(西河堂、鳳雅堂)堂聯(lián):近衍西河 詩傳東魯 周文王封其第八個(gè)兒子叔鄭于毛(今陜西岐山、扶風(fēng)一帶),其后以國為氏。 明洪武二年(1369),毛透文由南京珠璣巷遷廣東南?h,傳子仲舉。隨后透文回南 京貿(mào)易,仲舉隨母仍居南海,仲舉傳生四子。永樂二年(1403),仲舉攜眷由南海遷移陽山縣城城東街,永樂十九年(1419)轉(zhuǎn)遷太平鎮(zhèn)牛鼻巖村。隨后,仲舉四子分居,長子以 富原居太平鎮(zhèn)牛鼻巖村,次子以義、三子以信遷太平鎮(zhèn)錢塘村,四子以清遷太平鎮(zhèn)毛崑村。居錢塘村的以信傳生曾孫默政,默政傳生九子,除排行第五的尚鋒仍居太平鎮(zhèn)錢塘村外,多數(shù)外遷,長子尚純遷犁頭鄉(xiāng)中心村,次子尚濟(jì)遷水口鎮(zhèn)湟池村,三子尚錦遷清遠(yuǎn)縣王田村,四子尚銨遷廣州市底水村,六子尚鋸遷陽城鎮(zhèn)畔水村,七子尚鎮(zhèn)遷小江鎮(zhèn)婆廟村,八子尚忠遷廣西賀縣龜墩村,九子尚祥遷陽城鎮(zhèn)粗石坑河邊寨村。 毛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以太平、小江、犁頭、陽城鎮(zhèn)居多。全縣毛氏人口1.35萬人,占總?cè)丝诘?.79%。 李氏(隴西堂)堂聯(lián):①龍門世德 柱史家聲②西陸望族 北海名流 源于少皞支裔,居奄(今山東曲阜),皋陶任理官,后代因官職為“理”氏。理真采食木子(樹木果實(shí)),得以活命,改“理”為“李”。 李姓在陽山定居較早。唐汾陽將軍李玉掛,陽山人。今縣內(nèi)李姓人多是宋代李火德裔孫。明洪武三年(1370),李應(yīng)春(火德第10代裔孫),由廣州高第街遷陽山通儒坊逕口, 再遷太平大城崗,李應(yīng)春生九子。長子小一遷湖南,一子小一遷央德,二子小二遷七拱石金謗,四子小四遷湖南,五子小五仍居大城崗,六子小育居大城天升塘,七子小宋遷清遠(yuǎn),八子小新遷七拱佳禮洞,九子小弟遷江英。明正統(tǒng)二年(1437),李友濟(jì)由七拱遷高峰鵬塘,已傳23世。明萬歷年間,李姓由福建遷陽山秤架下塘,已傳18世。清乾隆五十年(1785),李廣玉由梅縣畬坑遷陽山黎埠。清乾隆年間,李玉海由四會(huì)縣江谷遷陽山楊梅大牽,已傳11世。清嘉慶年間,李連鳳由興寧遷黃坌生菜,已傳10世。清同治九年 (1870),李明琨由清遠(yuǎn)桃源遷陽山楊梅根竹。 李氏裔孫衍居于縣內(nèi)各鄉(xiāng)鎮(zhèn),以江英、小江、七拱、太平、青蓮、高峰、杜步、黎埠、犁頭、大良、秤架、陽城鎮(zhèn)居多,全縣李氏人口3.76萬人,占總?cè)丝诘?.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