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申請世界遺產,舌尖上的中國味味俱到!渡嗉馍系闹袊芬、二季開播以來,收視率都居高不下。可以說天下美食盡在中國的餐桌上了。我們也知道,韓國泡菜、日本和食都已經申遺成功了,可是作為美食大國的中國而言,怎么能落后呢?近日,中國八大菜系掌門等烹飪界精英齊聚北京,共商中餐申遺大計!目前重點項目包括:北京烤鴨、年夜飯、餃子、月餅、豆腐、蘭州拉面、火鍋、粽子。舌尖上的中國,你支持哪個?
北京烤鴨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國漢族人研制于明朝,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yōu)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歷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
餃子
餃子是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面食,深受中國廣大人民喜愛的食品,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每年春節(jié)必吃的年節(jié)食品,在許多省市也有冬至節(jié)吃餃子的習慣,南方地區(qū)也普遍有餃子這一食品。相傳是中國東漢南陽醫(yī)圣張仲景發(fā)明的,餃子的歷史沿革經歷了漫長的漸進過程,明朝末年張自烈作了很好的說明:“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為嬌,因呼餃餌,偽為餃兒!
月餅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tǒng)小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特色食品,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jié)所食。據說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于唐朝開始。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fā)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豆腐
豆腐是漢族傳統(tǒng)豆制品,是由中國漢朝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綠色健康食品。誕生于安徽六安市壽縣與淮南市的之間八公山上,因此壽縣又被稱為豆腐的故鄉(xiāng)。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類繁多的菜肴,以適應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口味和喜好。所有這些,讓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華。時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國人民、周邊各國、及世界人民的喜愛。發(fā)展至今,已品種齊全,花樣繁多,具有風味獨特,制作工藝簡單食用方便的特點。豆腐高蛋白,低脂肪,具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養(yǎng)生攝生、益壽延年的美食佳品。安徽省淮南市——劉安故里,每年9月15日,有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節(jié)。
蘭州拉面
蘭州牛肉拉面,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面,是甘肅省蘭州地區(qū)的風味小吃。傳說起源于唐代,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并被中國烹飪協(xié)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火鍋
火鍋,起源于四川瀘州。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fā)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chuàng)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解放后出土的東漢文物“鑊斗”,即為火鍋。
我國的火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
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jié)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2010年12月,江西德安縣宋代古墓出土了兩個實物粽子,據考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筒棕”,南朝梁開始還出現(xiàn)藥食合一的粽子。直到現(xiàn)在的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種風俗也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歡迎光臨 陽山網 (http://yljsp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